新加坡发新钞纪念开埠200年三位华人被印上钞票

[复制链接]
查看284 | 回复0 | 2019-6-10 11:52: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侨网6月10日电 题:新加坡发新钞纪念开埠200年,这三位华人被印上钞票!他们的故事值得自豪!
  6月5日,新加坡总统哈莉玛宣布了一则消息。
  为纪念新加坡开埠200周年,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将于10日正式推出20元纪念钞。哈莉玛表示,推出小面额纪念是希望能让更多新加坡人共同拥有新钞票,让开埠200周年的纪念更具意义。
DzVf4CgUegtYM7b0.jpg
图片来源:新加坡《联合早报》庄耿闻摄
  小小一张纪念钞,包含的内涵却非常丰富。正面印有新加坡首任总统尤索夫伊萨的肖像,肖像旁是新加坡国家美术馆。
v2tJFtpKlv1D1Zh1.jpg
图片来源: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官网
  钞票背面则向八位曾对新加坡社会做出显著贡献的代表人物致敬,八人的肖像下流淌着新加坡河,河水从右边淳朴的码头流到左边变成繁华的市区,象征着新加坡过去200年从渔村、码头不断发展成现在先进的商业与金融枢纽。
Wd533K7T939C9vaV.jpg
图片来源: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官网
  纪念钞设计者表示,这是首次有八名已故社会杰出人士一起出现在新加坡钞票上,这八位先贤过去200年在不同阶段、不同领域各自为现代新加坡奠下根基。
  而值得一提的是,这其中有三位华人面孔。他们是为推动新加坡华文教育不遗余力的华教先驱陈嘉庚、被誉为新加坡特蕾莎修女的许哲(Teresa Hsu Chih)以及新加坡杰出女教育家王惠卿。
  这些先贤的后人出席了推介活动。陈嘉庚孙女陈佩仪说:“爷爷坚韧不拔的态度和远大的眼光给人很深刻的印象,他奉献巨大的财富兴建学校,不只是在新加坡,在中国也这么做,历史学家说他兴建超过100所学校。”
XamAR8a8AP8RM8rm.jpg
来源:新加坡《联合早报》庄耿闻摄
  杰出女教育家王惠卿的妹妹王惠恩说,下周适逢王惠卿的诞辰,这无疑是个最好的礼物。
  这些华人为何受到如此推崇?他们曾经历过哪些风云历史?留下了哪些传奇故事?且听小侨一一道来。
  陈嘉庚
  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1874年10月21日,陈嘉庚出生在闽南的小渔村,而后创业于东南亚成为“橡胶大王”。
y3aAaJa19jvEeCsc.jpg
来源:厦门大学官网
  陈嘉庚一生传奇,奉行“国家之富强,全在于国民;国民之发展,全在于教育”的理念,在各地创办和资助学校达118所。
  1911年,陈嘉庚先后在故乡创办了集美小学、集美中学、师范、水产、航海、商科、农林等校(统称集美学校)和福建省最早的综合性大学——厦门大学。
  在如今的集美学村和厦门大学,陈嘉庚被师生尊称为“校主”。嘉庚学子遍天下。
EB656puwY6196bZb.jpg
资料图:华侨大学泉州校区的陈嘉庚纪念铜像
  1955年,陈嘉庚设立“新加坡、香港基金”,将他在新加坡的资产全部增添为教育基金,指定为集美学校经费。当他1958年患病住院时,立遗嘱将他余款、利息及今后捐款的各项收入,都作为集美学校教育基金。
  陈嘉庚逝世后,其国内334万元人民币的存款,均由政府用于教育与公益事业,他的后代未取分文。
  陈嘉庚也不遗余力支援中国抗战事业。抗战爆发后,陈嘉庚被公推为“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主席,东南亚华侨在他的号召下,为抗战出钱出力。
yHMfq3faCM7M7jPd.jpg
来源:中新视频截图
  1939年至1942年间,3200多名华人子弟受陈嘉庚感召,放弃了优越生活,从东南亚各国回到中国,在新开辟的滇缅公路上抢运中国抗战所急需的战略物资,为抗战胜利作出巨大贡献。
Nd5pX14Vw144MP0o.jpg
资料图:马来西亚陈嘉庚基金五周年纪念封,体现了陈嘉庚“诚以待人,毅以处事”的精神。钟欣 摄
  现而今,陈嘉庚精神已经传播到世界各地。以他名字命名的嘉庚星、嘉庚水母、嘉庚路、“嘉庚号”科考船、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的嘉庚楼……无不折射出世人对他的景仰与怀念。
  许哲
  被誉为新加坡的“特蕾莎修女”
  许哲于1898年出生于中国汕头。在漫长的人生中,她曾在中国香港、英国、南美洲生活与工作,在国际义工组织担任护士。
dOAFLsUaL3VOuqef.jpg
图片来源:马来西亚《光明日报》
  她于1963年来到新加坡,两年后她设立了专为老弱和孤苦病人而设的福利养老院,义务收容了当地250位贫病老人。
  “我小时候在汕头的家乡,透过家里的窗户,看到外面许多的乞丐。一些人残废了不能走路,另一些人坐在街上哭喊着求助。我的心在哭泣。我说人不该这样活着,我告诉自己长大后有钱了我要给这些穷人。”
  在志愿者的协助下,许哲还成立了“心连心”服务组织,给生病的老人分发食物和钱。83岁时,许哲卸下养老院的工作后,私下负担起照顾27名老人的责任。
  许哲还时常收集旧衣服,分送给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及印度的穷人。在105岁高龄时,她还千里迢迢到柬埔寨山区,把粮食和日用品分发给那里的村民。
zekIO5es0OS0GCCe.jpg
图片来源:新加坡《联合早报》
  她认为,助人不应分种族、国家和宗教,大家应视人如己、视天下如一家。“我视每一个人为我的兄弟姐妹。人类就像一个大家庭。我只是尽自己的力量去照顾需要我照顾的人。”许哲说,“当然,我没有权力要求他人也那么做,我只能身体力行。这种事,须发自内心才行。”
  王惠卿
  极具开拓精神的女教育家
  王惠卿于1918年出生于新加坡,父母为中国福州人。她被广泛认为是具有前瞻性和开拓性的新加坡教育家、教师培训学院(TTC)的第一位女校长、教育学院(现为新加坡国家教育学院)的创始主任。
  王惠卿曾获得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的奖学金及教育博士学位。1963年在吉隆坡新成立的姐妹校区开设教育学院。1969年回到新加坡,并加入教育部担任研究主任。1973年成立教育学院(IE),并被任命为首任主任。
  新加坡华裔杰出教育人士获颁”王惠卿博士奖“。来源:新加坡联合早报网 陈渊庄 摄
  教育学院的建立显着改善了教师教育,王惠卿重新组织了教师培训课程,并采用了多学科的方法进行教师培训,建立教师的专业能力,助力学生的个人成长。
  来源: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ID:qiaowangzhongguo) 作者:冉文娟 
BDTuWT0p0qOvsmIm.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8

主题

-5

回帖

68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