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显龙发文纪念五四运动百年,呼吁新加坡人反思“五四精神” ...

[复制链接]
查看259 | 回复0 | 2019-6-17 06: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观察者网 谷智轩】
        “不了解自己历史、起源和文化的人民,就像无根之树。”5月4日,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社交媒体连发两帖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呼吁新加坡人反思该历史事件代表的文化复兴和爱国精神。
        李显龙先是用英语指出,100年前,中国青年和知识分子拒绝封建传统和传统思想,为复兴中国和迈入一个新时代而激奋并动员起来。五四运动引发了一个志气昂扬和爱国主义的时代,令许多人决意不再让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受辱。
        “五四运动是中国的转折点……塑造了今天的中国。”他写道。
        随后,这位新加坡总理用中文引述唐太宗的名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称这句话提醒了历史的重要性。
        M8AMTWqvtADy11m6.jpg
        李显龙脸书页面截图
        在这条帖文中,李显龙分享了新加坡前外交部长杨荣文十年前的一篇文章。
        2009年5月4日,杨荣文在新加坡《联合早报》发表《五四是新加坡丰富遗产的一部分》一文,阐述了五四运动在中国现代化过程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它如何对新加坡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文章认为,五四运动铸就了中国人集体的决心,要创造新的中国文化,推翻封建思想、提倡性别平等、反对黄色文化、强调普及教育以及推崇科学与技术。
        作者当时指出,发生在中国的每一场重大事件,在新加坡都会引起反响。经过90年,五四对新加坡的影响,在占该国四分之三人口的华人的文化复兴中依然可见。
        “它(五四运动)在殖民地时期为华人社会注入的生命力和活力,令英国人感到害怕,也对新加坡的自治和独立,作出巨大贡献。”他写道。
        过去遭列强蹂躏的中国,如今令列强越来越畏惧
        《联合早报》是新加坡最大的中文媒体,有关五四运动对新加坡产生的影响,该报4日的社论称,这场发轫于百年前波澜壮阔的新文化运动,让新加坡新老华人移民开始上下求索,思考这个古老民族该如何告别封建和愚昧,走向真正意义的现代化。
        K8dDLzuM9z2SrM3u.jpg
        杨荣文(中)和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教授(右)主讲“五四运动百年回顾”大型演讲会 图自《联合早报》
        当天,新加坡南洋孔教会主办了“五四运动百年纪念国际学术研讨会——从反传统到回归传统”,杨荣文发表书面致辞表示,“经历了一个世纪,世界局势发生巨大转变。过去遭列强蹂躏的中国,如今令列强越来越畏惧,对中国本质的误判,更加深了列强的恐惧感。”
        他强调,中国向来都没有帝国殖民的传统,只维护中国认为合法的国家利益。历史的教训让中国了解,奉行帝国殖民主义必自毙。不要干预他国内政,共生共荣方为上策。
        在庆祝五四百年之际,杨荣文指出,中华民族应弘扬的五四精神,该是“刚强与纯净的精神”。
        “欠缺刚强力量,中国人将再度被欺凌,但是刚强的中国不应怀有报复之心,也不可打压其他国家。”他说。
        这位前外长进一步表示,“今日我们需要一场新的新文化运动,让中国的发展造福全人类。我们需要一个超越个人、家庭、亲属、朋友和中国政治,可包容多元文化和宗教,并宣扬‘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的新儒家思想。”
        “五四不是西式民主的泛滥”
        4日当天,李显龙在脸书上转发的另一篇文章来自英文杂志《外交学者》(The Diplomat),刊登于2015年,题为《中国五四运动的遗产》(The Legacy of China's May Fourth Movement),作者是美国专栏作家安基特•潘达(Ankit Panda)。
        文章称,尽管五四运动是一场人民起义,但它不应该被误解为“西式民主的泛滥”,这场运动代表的是一种“深刻的民族主义和普遍的愤怒”,衍生自西方对中国的掠夺。
        作者当时指出,五四运动后思想解放到来时,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中的陈独秀、李大钊并没有转向西方启蒙时期民主人士的著作,或是就美国《联邦党人文集》进行思考,而是和同期的苏联知识份子一样,转向马克思寻找新的方向。
        “文章很好地概述了五四运动的起源,以及它如何塑造了今天的中国,值得一读!”李显龙评论道。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12

主题

-4

回帖

4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