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中国遣返百万日侨(组图)

[复制链接]
查看338 | 回复0 | 2019-4-1 03:06: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div id="p_content" contentScore="9075">
<div>原标题:中国遣返百万日侨</div>
<p>
        MuJJG2dbNDGuJFio.jpg </p>
<p>
        sWwzzxKHkH6ywr6t.jpg </p>
<p>
          图为葫芦岛日侨大遣返照片及遗址。资料图片</p>
<p>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中国抗日战争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在处理战争善后问题时,中国面对的是留在中国的100多万日本侨民。这些人跟随者日军的铁蹄进入中国东北地区,从事农业、工商等各职业,甚或充当日军谍报人员。相比于日军在中国犯下的暴行,中国人民以德报怨,于1946年在葫芦岛遣返大批日侨,人数超过百万。</p>
<p>
          新中国成立后,又将数万日侨遣送回国。在战争面前,中国人民痛击日寇,而在战争结束后,中国人民则体现了对人道与和平的追求。</p>
<p>
        <strong>  中国的百万日侨</strong></p>
<p>
          早在1905年日俄战争之后,日本便开始陆续向中国东北地区移民。1913年11月,日本人发现现今大连市金州大魏家屯西海岸地带土质肥沃,适宜农耕,便决定在这里实施“日本人移民模范村计划”。</p>
<p>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向中国东北移民主要以退伍军人为主体,基本为“武装移民”。“特别农业移民”武装起来,协助关东军镇压东北人民抗日斗争的作用。日本四次“武装移民”约1800户,侵占耕地约12230公顷。</p>
<p>
          1936年4月,关东军召开“第二次移民会议”,制定了《满洲农业移民百万户移住计划案》,计划在20年内将100万户(500万日本人)移居中国东北,以便在中国东北建立起“日满不可分的”、以大和民族为核心的人口结构。该计划被日本广田弘毅内阁正式通过,并列为日本“七大国策”之一。为掩人耳目,日本将“移民团”改称“开拓团”,移民“事业”改称“开拓事业”。</p>
<p>
          然而,这些日本移民在日本战败之后,变成了难民。</p>
<p>
          1945年9月2日,日本在东京湾美国密苏里号军舰上签字投降。此后,根据《波茨坦公告》精神,中美苏等盟国开始磋商解决滞留海外的日侨日俘问题。</p>
<p>
          据辽宁省社科院研究员张志坤统计,战后,滞留在海外的日本人约有660万人,其中军人及军属330万人,民间人士330万余人。仅中国战区就有日侨200万余人,日俘194万余人(包括被押往苏联的47万余人)。</p>
<p>
          1946年1月5日,中美在上海召开遣送日侨俘会议,对东北日侨俘遣返作出实质性的安排与部署。美军总部日侨俘遣送组长魏特曼上校提出:“关于满洲之组织,至少需使用两港口,其一预计为葫芦岛,若获得允许,另一港将为大连。”</p>
<p>
        <strong>  国共合作遣返日侨</strong></p>
<p>
          “侨居时间早、侨民数量多、分布范围广、处境困难是当时东北日侨的主要特点。”张志坤说。对于日本侨民的困境,长春日侨会在1945年9月2日发给东京的电报中说:“眼看冬季将临,约80万难民拥挤在南满一带,无食物,无住处,无钱,陷入绝境。”</p>
<p>
          当时,东北的政治局势非常复杂。国民党军队控制的沈阳、长春及周边城市,有日本侨民80余万人;共产党军队控制的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等城市和广大农村地区,有日本侨民30余万人;还有苏军控制的大连地区,有日本侨民27万余人。</p>
<p>
          为顺利完成东北日本侨俘遣返任务,国共两党仍然选择合作。1946年1月10日,军事三人会议(中共代表周恩来、美国代表马歇尔、国民党代表张群)商定,设立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三人小组(共产党代表叶剑英、国民党代表郑介民、美国代表罗伯逊),负责东北日侨遣返的总体部署,具体遣返工作由国民党东北行辕和东北民主联军组织实施。</p>
<p>
          军调部三人小组决定尽快成立遣送日人机构,除安东日侨7.15万人由东北民主联军负责组织,陆路经朝鲜、海路从鸭绿江口登船,除大连日侨27万人由苏军负责径直遣送外,在东北的其余日侨,无论是国民党控制区的,还是共产党控制的,全部经葫芦岛遣返。</p>
<p>
          张志坤说,根据此部署,在国民党控制区,成立东北行辕日侨俘管理处。同时,还制定了《国民党东北行辕日侨俘管理处遣送日侨计划》,并出版日文《东北导报》,刊登《遣送便览》和有关遣返的消息。</p>
<p>
          在遣送对象方面规定,凡散在东北的日本人,无论是侨民或是战俘,以全部遣送回日为原则。凡在日本投降前与中国人同居或结婚的,特别是已有子女的人,按其志愿经当地政府批准者,暂不遣送,而未经批准者则不准窝藏,一律遣返。凡持有政府留用证明的日侨科技人员,暂不遣送。凡有重病未愈者,暂留锦西医院治疗,待最后一次轮船遣送。</p>
<p>
          然而由于长期居华,相当一部分日侨不愿回国,特别是在东北有产业的,害怕回国后找不到工作,生活无着。仅沈阳一地就留下200余日侨,其中50余人冒充中国技术专家。他们的中国话确实可以乱真,长相又与中国人相似。</p>
<p>
          日本妇女更是大多不愿回国,尤其是青年妇女留华意愿强烈。这一时期嫁给中国人的日本妇女比此前十几年总和还多几倍。据国民党东北行辕日侨俘管理处处长李修业说:“遣送日本妇女回国在当时也是一个困难问题。与中国人同居的、做佣工的,不愿回去的日本妇女,据当时不完全估计,约在10万人以上。”不少跨国恋人生离死别。</p>
<p>
        <strong>  百万日侨大遣返</strong></p>
<p>
          1946年5月7日傍晚,随着两艘载运遣返日侨2489人的轮船鸣笛,葫芦岛日本侨俘大遣返拉开了序幕。在锦州、盘锦、阜新地区55000名日侨先行遣返后,沈阳等国民党控制区日侨俘遣返工作依次展开,截至8月20日,共遣返日侨俘93批560485人,占国民党控制区日侨俘总数的62%。按照预定计划,从8月21日起,重点遣返东北民主联军控制区的日侨。</p>
<p>
          “在国民党东北行辕日侨俘管理处成立的同时,在共产党控制区也成立了李敏然(李立三)为处长的东北民主联军遣送日人办事处及其相关机构。”张志坤说。1946年4月,国民党东北行辕军调部与驻沈阳的中共代表饶漱石、伍修权商定,由军调处执行部美方代表遣送官贝尔上校赴哈尔滨与东北民主联军遣送日人办事处处长李敏然共同研究共产党控制区日侨俘遣返事宜。</p>
<p>
          9月下旬,中共控制区除部分留用日侨外,全部遣返完毕。1946年9月29日东北日报称:北满地区遣侨全部结束,共遣送日人182222人。</p>
<p>
          据张志坤统计,自1946年5月7日至12月31日,在半年多时间里,经葫芦岛港遣返日侨俘共158批,计1017549人(含日俘16607人);1947年6月25日至10月25日,国民党控制区内留用日侨经葫芦岛遣返共12批,计29627人;1948年6月4日至9月20日,3871名日侨分三批经葫芦岛登船回国。至此,葫芦岛日侨俘遣返工作结束。3年中经葫芦岛遣返的日本侨俘总数为1051047人。</p>
<p>
          这些被遣送回国的日本侨民或俘虏曾经飞扬跋扈、残暴而泯灭人性,如今却被中国人平安送回。送别大会上,中国希望他们以后带着友谊再回来。有些日本人依然顽固不化,最后几艘遣返轮船离岸,一些日本人齐声高喊:“我们一定还要回来的,你们等着吧!”</p>
<p>
          但是,他们再也没有可能带着刺刀与枪炮来到中国。</p>
<div></div>
<p>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对在华日侨的人数和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决定在适当的时候,继续进行遣返在华日侨回国的工作。1952年7月,毛泽东和周恩来批准了有关部门拟定的协助日本侨民归国计划,组成了中国日侨事务委员会。9月,根据毛泽东、周恩来的指示和《中共中央关于处理在华日侨问题的决议》等文件规定:除少数战犯及刑事罪犯应该依法处理外,对在华日侨本着自愿的原则,分期分批协助他们回国。</p>
<p>
          1953年1月31日,日本代表团抵达北京。经过一个多月的谈判,双方于3月5日发表了《关于商洽协助日侨回国问题的公报》,商定由日本政府派船接运日侨回国,中方负责日侨到达港口前的一切费用,并在日侨携带物品、兑换外汇等方面提供方便。1953年3月23日,第一批归国日侨3968人搭乘“兴安丸”号船抵达日本舞鹤港。到10月止,共有26026名日侨分7批返回了日本。至1958年,共21次共遣送近4万日侨回国。</p>
<p>
          张志坤认为葫芦岛百万日本侨俘遣返,体现了中国人民以德报怨的人道主义精神。同时,葫芦岛百万日本侨俘遣返,证明日本侵华战争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同时也给日本侨民带来极大伤害。(记者 王腾腾)</p>
</div>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

主题

0

回帖

27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