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独角兽为何不上科创板?缺乏盈利能力估值存泡沫

[复制链接]
查看398 | 回复0 | 2019-5-23 14:26: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AI独角兽为何迟迟不上科创板?
  燃财经 原创
  作者 | 蔡浩爽
  编辑 | 苏琦
  5月10日,先临三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迈得医疗工业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的科创板上市申请获得受理,截至目前,上交所共受理了108家企业的科创板上市申请。其中,首轮已问询85家,二轮问询35家。根据5月12日最新消息,之前已受理的九号机器人有限公司的审核状态变更为“中止”。
  从注册地来看,来自北京的企业数量最多,达25家。其次是江苏18家,上海16家,广东14家,位列第四。此外,还有一家企业的注册地位于开曼群岛,属于境外企业。
  而在这108家公司中,燃财经发现,按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标准,称得上人工智能公司的只有5家:虹软科技、海天瑞声、天准科技、鸿泉物联、罗克佳华。跟“CV四兽”商汤、旷视、依图、云从比起来,这5家公司显得名不见经传。最多的是生物医药企业,有20多家。
  “券商们都在积极接洽,但AI独角兽还在犹豫。”有券商从业者告诉燃财经。
  缺乏长期盈利能力,成上板最大阻力
  “市面上那些有名气的AI企业,券商多多少少都去接触了。拜访一圈之后发现,达到上市条件的屈指可数。”券商从业者李冉告诉燃财经,全国98家券商都紧盯着科创板,目前还没准备材料的,十有八九是不符合上板要求的。
  1月30日晚间,上交所明确了首次申请上市的科创板企业应满足的五套标准,其中第五条为: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40亿元,主要业务或产品需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市场空间大,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并获得知名投资机构一定金额的投资。医药行业企业需取得至少一项一类新药二期临床试验批件,其他符合科创板定位的企业需具备明显的技术优势并满足相应条件。
  也就是说,科创板允许尚未盈利的企业上市。
  “但不盈利不代表没有营收,不盈利不代表没有增长。”在李冉看来,缺乏长期可持续的盈利能力,是限制AI公司登陆科创板的最大原因之一,“人工智能目前大多停留在炒概念的阶段,安防领域是为数不多真正看到落地场景、跑通商业模式的领域。其他应用比如无人驾驶、医学人工智能,还有很多不确定性。”
  目前已受理的五家AI公司分别为计算机视觉公司(虹软科技、天准科技)、智能语音公司(海天瑞声)、智能网联公司(鸿泉物联、罗克佳华),从采用的上市标准来看,这5家公司皆已产生营收,且有稳定的客户源。
t4uU4sS4Vsj94US8.jpg
  虹软科技采取标准四: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30亿元,且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3亿元。据介绍,虹软科技成立于2003年,是全球智能手机视觉人工智能算法及延伸应用技术的最大供应商之一,目前公司算法产品基本覆盖安卓手机品牌。2018年全球出货量前五的手机品牌中,除苹果公司采用自研视觉人工智能算法外,其余安卓手机品牌三星、华为、小米、OPPO的主要机型均搭载虹软科技智能手机视觉解决方案。虹软科技近三年研发投入占收入比均超过30%。
  海天瑞声采用标准一: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人民币5000万元。海天瑞声成立于2005年,业务领域从单一的智能语音技术,扩展为网络搜索、机器翻译、自然语言理解、图形图像处理等人工智能多个技术领域。根据招股书,目前公司客户累计数量近400家,基本覆盖了BAT、微软、三星等大型科技公司,科大讯飞、商汤、海康威视等人工智能企业,以及中科院、清华等科研机构。
  同海天瑞声一样,鸿泉物联、罗克佳华也采用标准一。根据招股书,成立于2009年的鸿泉物联的主要产品包括代表智能化技术路径的高级辅助驾驶系统和代表网联化技术路径的智能增强驾驶系统、人机交互终端、车载联网终端。其2018年的前五大客户为陕汽、北汽福田、深圳市集鑫汽车销售有限公司、苏州金龙、安徽华菱。
  成立于2007 年的罗克佳华也是一家物联网大数据服务企业,根据招股书,公司是集物联网智能制造、数据采集、数据融合、智能分析为一体的物联网大数据服务集团,主要聚焦智慧环保领域,智慧城市应用等。公司前五大客户包括山西兴能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聊城市东昌府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大兴区环境保护局、河南汝州环保局,主要以政府单位为主。
  天准科技则采取了标准三: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20亿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3亿元,且最近三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累计不低于人民币1亿元。公司成立于2005年,主要产品为工业视觉装备,包括精密测量仪器、智能检测装备等。招股书显示,苹果公司是其第一大客户,占2018年营业收入的28.51%,其他客户还包括三星集团、富士康、欣旺达、德赛集团、博世集团、法雷奥集团、协鑫光伏、菜鸟物流等企业。
  不同于2012年第二波人工智能浪潮后兴起的旷视、商汤等明星公司,这5家公司普遍诞生于2005年前后,有切实落地的商业场景,以大公司为目标客户,且已经跑通了商业逻辑。
  估值存在泡沫,AI公司不急于上板
  除了长期的成长性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外,AI公司迟迟未动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是快速融资带来的估值泡沫问题。
  由于过去两年VC、PE 对AI的推崇,导致一批AI公司在短时间内融到了大量的钱,2017年起,一些明星AI公司甚至掀起融资竞赛,多次刷新估值纪录。
  2018年上半年,商汤完成C轮融资后,估值达到45亿美元。有消息称,此后商汤再度获得软银中国10亿美元融资,估值达到了惊人的77亿美元。据路透社的报道,旷视的估值也于2018年底达到35亿美元。此外,截至2018年6月,依图完成2亿美元C+轮融资,投后估值突破150亿元,同期云从科技估值预计达到220亿人民币。
  而二级市场是否已经做好准备接受这样一批高估值的企业?
rV3II0R0VKrSve8Q.jpg
  去年在美股、港股流血上市的公司们似乎已经给出了答案。2018年在港股上市的科技企业均出现估值过高而导致的倒挂情况,美团、小米的股价至今仍处于破发状态。
  “国内一二级市场估值倒挂的现象已经比较严重,特别是拿美元基金的。”李冉介绍,美元基金由于退出周期比较长,给了企业足够的时间把气球先吹起来,然后慢慢填充。但国内的VC、PE不热衷于一轮一轮吹泡泡,大多采取3+2年、5+2年的退出时间,留给创业公司的时间骤然缩短。
  在李冉看来,AI独角兽们迟迟不上科创板,也是为了保住估值。“在实际落地之前,大家对人工智能普遍持有非常高的期待值,招股书一旦把核心技术的来龙去脉写清楚,靴子落地,估值很可能会缩水。”
  昆仲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王钧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对于一些在一级市场受到热捧的明星项目来说,如果能够在一级市场拿到大笔资金,肯定不会急于上市。“上市之后受到的管制更多,倒不如自己多融几轮钱。”
  AI企业批量登陆科创板还需时日
  “中国股市的核心点在于维护中小股民的利益,监管机构也担心出现第二个‘乐视’。”有券商告诉燃财经(ID:rancaijing),监管机构早期求稳,也是AI明星公司们未出现在科创板名单上的原因。
  “他们很担心这些大体量的明星,吸引着散户和中小投资者们趁着热点概念买进,但实际上他们的业绩完全不能支撑这个估值,最后变得像乐视一样就不好了。”
  实施注册制的科创板是一块试金石,试验成功后,A股、创业板、中小板的发审方式将逐步过渡到注册制。这种情况下,监管机构更倾向于首批选择非明星项目。“这样即使监管上有什么疑问,要求企业撤材料,产生的连锁反应也不会像明星公司那样大。”
U7E27v7MvUEHd25Z.jpg
  李冉介绍,前108家受理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是此前曾在新三板挂牌或者是符合创业板条件的公司,经过监管机构和券商走访,直接移植到了科创板。“上交所刚把科创板要求放出来没几天,第一批企业就把材料报上去了,说明这些企业之前已经有上市准备,只是按照科创板的要求,重新签了一套文件。”
  同样,李冉认为,新兴的AI公司如果想要备战科创板,也需要一定时间。“安防类的今年年底可能就会有一批企业登录科创板,无人驾驶、AI 医疗类,可能还需要3到5年时间。”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应采访者要求,文中李冉为化名。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常福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4

主题

0

回帖

34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34